?

頭頂寶瓶 盛諸光明 具大智慧 修菩薩行!

來源:大菩文化發(fā)布時(shí)間:2021-08-20


《無量壽經(jīng)》云:“有二菩薩,最尊第一,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,一名觀世音,二名大勢至。此二菩薩,于此國土修菩薩行,命終轉(zhuǎn)化,生彼佛國?!背思矣鲬魰缘挠^世音菩薩外,還有一位菩薩在娑婆世界踐行菩薩道,名曰大勢至菩薩。

?

據(jù)《悲華經(jīng)》記載,在無量劫以前,刪提嵐世界的無諍念王有一千個(gè)兒子,長子名為不眴,次子名為尼摩。后無諍念王成為阿彌陀佛,不眴太子成為觀音菩薩,尼摩太子則成了大勢至菩薩。

?

《觀無量壽經(jīng)》中記載“此菩薩身量大小亦如觀世音”,可見大勢至菩薩與觀音菩薩“血緣頗深”。論起國民度,大勢至菩薩遠(yuǎn)遠(yuǎn)不如觀音菩薩,但是作為阿彌陀佛的右脅侍,Ta也有自己的獨(dú)特之處。

?

為什么叫大勢至?

?

中國很少有佛教場所單獨(dú)供奉大勢至菩薩,大勢至菩薩大多與阿彌陀佛、觀音菩薩共同以立姿示人,合稱“西方三圣”。圖左為大勢至菩薩


大勢至,梵語“摩訶那缽”,意譯作“得大勢”、“無邊光”、“大精進(jìn)”,略稱勢志菩薩、勢至菩薩。

?

大勢至菩薩名號的來歷,最早可追溯至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(jīng)》。經(jīng)中記載“但見此菩薩一毛孔光,即見十方無量諸佛凈妙光明,是故號此菩薩名無邊光”,經(jīng)中還記載“此菩薩以智慧光普照一切,令眾生離三涂,得無上力,又彼行時(shí),十方世界一切地皆震動,故稱大勢至”。

?

那么,“大勢至”這三個(gè)字又分別代表了什么意思呢?即大勢所證之法身,以法身豎窮橫遍,故名大;能證之般若,以般若智內(nèi)破煩惱惑,外伏諸魔怨,故名勢;究竟義,即解脫德,以菩薩位鄰極圣,證近于佛故名至。所以《悲華經(jīng)》卷三說,當(dāng)阿彌陀佛入滅后,由觀世音菩薩補(bǔ)其位;觀世音菩薩入滅后,則由大勢至菩薩補(bǔ)處成佛,掌握化權(quán),號善住珍寶山如來。

?

簡單說來,就是大勢至菩薩雖然還沒有成佛,但是卻以其獨(dú)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了十方世界,因而得名。

?

為什么要頭頂寶瓶?

?

大勢至菩薩頭頂寶瓶,盛諸光明,普現(xiàn)佛事


上面說到大勢至菩薩與觀音菩薩身量相似,但要區(qū)分兩者亦十分簡單。依據(jù)《觀無量壽佛經(jīng)》的記載:大勢至菩薩天冠中有五百寶花,寶花又有五百寶臺,每一寶臺皆現(xiàn)十方諸佛之凈妙國土相;頂上之肉髻如缽頭摩花,肉髻中安置一寶瓶;身放紫金色光,法相與裝飾皆同于觀世音菩薩。

?

雖然大勢至菩薩身著白衣,手捧蓮花,頭戴寶冠,和觀音菩薩十分相似。但有別于觀音菩薩寶冠上立著一尊化佛像,大勢至菩薩寶冠上頂著的是一寶瓶。

?

大勢至菩薩為什么要頭頂寶瓶呢?是為了盛(裝)諸光明。那裝光明又有什么用呢?普現(xiàn)佛事,即種種的佛事,都能在那光明中顯現(xiàn)出來。

?

大勢至菩薩的寶瓶是他的象征,也是他光明的一個(gè)來源。然而,寶瓶中最初盛著的卻不是光明,這其中還包含著一段典故。

?

阿彌陀佛曾說父母恩重難報(bào),只有自己精進(jìn)修行求道,將父母了脫三界輪回才能報(bào)答。大勢至菩薩最初發(fā)心修道之時(shí),他的父母早已離世,沒有機(jī)會勸導(dǎo)他們信佛修行了,如何才能彌補(bǔ)遺憾報(bào)答父母呢?

?

大勢至菩薩便將父母的遺骨,用瓶子盛起來頂在頭上,將精進(jìn)修行的功德時(shí)時(shí)回向父母。雖然他的父母生前只是凡夫,但因?yàn)榇髣葜疗兴_轉(zhuǎn)凡成圣,這瓶子里的遺骨也產(chǎn)生了變化,當(dāng)大勢至菩薩成就為大菩薩時(shí),瓶子里化出了無量智慧光明。

?

為什么稱其“念佛第一”?

?

大勢至菩薩被稱為法界凈宗的初祖,所謂法界凈宗,即一心稱念阿彌陀佛。圖左為大勢至菩薩


大勢至菩薩作為“念佛第一”,實(shí)際上是“等覺菩薩”,也就是說可以成佛了。那么大勢至菩薩是怎樣做到“念佛第一”的呢?

?

在《楞嚴(yán)經(jīng)》中,大勢至菩薩說“以念佛心,入無生忍,都攝六根,凈念相繼,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,入三摩地,斯為第一”。六根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心即意根,口即舌根,聽即耳根。心念、口念、耳聽,此三根一攝,眼也不會東張西望,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,身也不敢放逸懈怠,故名都攝六根。

?

由此看來,大勢至菩薩證得圓通的方式在于專修。通過稱念阿彌陀佛入于佛道,在此期間保持正念,去除雜念,相繼不斷,乃至修菩薩行、度化眾生,都不忘念佛,從而獲得了無生忍的果位。大勢至菩薩也因此被尊稱為法界凈宗的初祖。

?

可見,水滴石穿,做任何事情只要持之以恒,一心不亂,定能有所成就。

?

農(nóng)歷七月十三,恭迎大勢至菩薩圣誕,愿大眾得大智慧,擇一事而盡其力,發(fā)精進(jìn)心,結(jié)圓滿果。(圖/果立)

編輯:妙清 責(zé)任編輯: 張妙

?